新型桌面HIFI品类的“造物神”——飞傲R9

 

我应该很久都没有在飞傲家身上用过这么夸张的标题了,这个品牌近两年做出了很多不讲武德的操作,不论是一些高配低价的卷货、还是对一些小品类的开创都很让人惊喜,而R7这款产品算是一度刷爆了数码圈、桌搭圈的眼球,作为一款可能存在试水性质的实验性产品,它自然是存在一些缺陷,但它存在的缺陷如果罗列出来是以“HIFI发烧友”的视角来考量的,确实在音质层面和同价位的主流传统解码耳放有差距,而单纯从“体验”角度出发的话,R7本身已经做的相当完备。

 

从立项层面来讲的话,关注过飞傲创始人James微博的用户应该能知道,其实R9才是原型机,而R7则是R9的一个简化版,同时对于飞傲的用户群体、以及这个形态播放器的受众而言,略低一档的价格也降低了准入门槛。

 

 

 

 

作为桌面流媒体一体机而言,我为什么青睐飞傲R9的这个形态,首先当然是开放式安卓的应用,就以音乐播放软件而言,再深度定制的APP都赶不上原生态的版本,也能够及时赶得上版本的更新和BUG的优化,围绕高通660的Soc坐镇,R9本身的操作体验和主流的旗舰安卓播放器并无二异。第二点在于,R9/R7的体积可以说非常的“甜点”,占用桌面的正面投影面积很小,而且立式的摆放有时候还能顺带给你当个耳机支架用,虽然比R7的重量要重上了不少,但放在台式产品阵营里依然是很合理的重量范围,甚至R7对我而言就是因为过于轻了,导致我在外接一些比较硬的美标AC电源线时机身会被“拽着走”,R9目前基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结合官方的橡胶底座,能够进一步提升摩擦力。

 

 

R9作为一个万元定位级别的产品,很多功能性层面的东西也是愈发进阶的,比如发烧友们会关心的独立USB主控、蓝牙主控,增加了aptX Adaptive的编码以及更高质量的蓝牙信号处理能力,以及HDMI的输入/输出和Arc功能,增加了客厅电视用户的受众面,而且可以把电视部分的音频回传到机身进行处理再去接驳音箱/耳机设备。更高电压的DC电源输入支持以及Ground Lift切换开关,都是对声音品质有正面作用的新增功能。

 

 

 

外观方面,其实我认为R7和R9谈不上谁一定就更好看,毕竟配色风格不同本身存在一些主观喜好的差异,只是R9毕竟作为高阶产品,在用料、包括一些灯效的选用上要比R7来的更有排面一些,而且因为表面会有些容易沾染指纹污渍,包装内还附赠了清洁布。当然了,更大的屏幕面积在视觉层面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这次标配了蓝牙遥控器方便用户进行远程操控。

 

 

这里顺带放一下底座的正确摆法,图源乐享派站长@迷走反射 。

 

 

而关于音频硬件,R9则和R7是完全两个档次的用料水准,DAC部分选用了旗舰级的电流输出型ESS 9038Pro,它虽然不是目前ESS最新款的旗舰型号,但毕竟这是立项之初就已经选定好的DAC,飞傲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围绕它布置模拟电路相关的声学处理,全新8通道THX AAA 788+耳放架构,相比R7的功率输出提升102%,最高可达7.3W,并配备了Ti顶尖硅锗(SiGe)与CMOS融合双⼯艺⽣产的精密运放OPA2211,具备低温漂的特性。

 

 

作为一款力求全功能适用的产品,飞傲并没有放弃对于各种后端产品的兼容性,比如126dB的信噪比表现(这里吐个槽,不建议飞傲在介绍ESS芯片的那个界面上用很醒目的字体来标注“132dB”,很容易让用户误以为这是R9的整机动态范围,实际上指的是DAC的理论值)和可变增益与可变供电电压混合五档增益,让R9在兼顾高压输出、达到足够高的驱动力上限的同时,能够兼顾耳塞类产品的底噪控制与电流输出能力,力求达到一个声音饱满、不过推的状态。除了音量旋钮以外,我特别喜欢飞傲的第二个旋钮功能,也就是关于前级、耳机口、线路输出的快速切换,其中还包括了前级与耳机口同时出声的选项,这一点是传统许多解码耳放一体机厂商没有能做到位的地方,而R9这里是完美兼顾了音箱、耳机双修的用户。

 

 

关于操作系统的部分我就不多赘述了,飞傲也一直积极地在给R9用户推送更好用的固件版本,我是一个很排斥每次升级都要用TF卡本地录入的用户,在线推送永远是厂商给到的最大诚意。而在实际的使用体验里,飞傲给到我觉得最舒服的点在于直接预设了几种工作流模式,我个人用的最多的其实就是USB DAC模式和安卓模式,同理,你也可以快速切换蓝牙接收模式、AirPlay模式、Roon Ready模式等。我曾经建议过某厂家,把蓝牙输入/输出做在一级或者二级菜单里(那会儿还不像现在的安卓机器,没有下拉菜单可以选择)方便使用,但并没有被采纳,如今看到飞傲把蓝牙接收模式放在工作模式选择里,我看到了深度用户思维的体现。

 

 

声音方面,如果考虑到一个“官方满血配置”,对于声音韵味没有太高要求、追求更极限的素质,比如动态、饱满度的话,我是非常推荐购入飞傲官方的PL50线性电源的,它对于你自己家中的电源环境没有太高的要求,能够通过PL50本身的处理获得更加稳定、充沛、低噪声的电源输入,尤其是非常适合那些家中并没有配备美标墙插的用户,对于没有动手能力的租房党、学生党非常友好。而AC电源的部分,适合那些有经验的台机老饕们去玩调味、或者进阶的电处、电源线,我自己给R9更换过iFi的Nova和范登豪的小主流,前者能够提升中频的丰厚感、全频段的密度与框架的厚度,后者能够带来更好的声音流畅度、弱化高频的攻击性,因为我手头有足够的电源线样本可以拿来把玩,所以我个人是很喜欢给R9这种典型的素质机来玩调味的。

 

 

声音层面,如果说R7是一个我认为大家可以买来玩玩的“玩具”,那么R9是把一个玩具的形态里塞入了更为优秀的HIFI硬件、更符合一个同价位应有的台机水准的东西,甚至是一个我觉得可以做HIFI发烧友主力机的型号,我不敢说它的综合调音水准、耳机的适配性能够达到同价位传统老牌厂商做的台机的同一水平,但至少是在硬素质层面已经无可挑剔,尤其是在驱动力层面,它推一些我们平时认知中可能略吃推力一些的耳机时会感觉“富有余力”,不是那种给你硬顶上去的感觉,相对比较从容、而且在高频的音色平顺度上比R7要好出一大截来。虽然R7也有着非常漂亮的纸面输出功率,但是高频的控制力并不够适配一些偏古典类调音的产品,容易显得细碎、干薄,R9虽然总体也是偏直白、有强烈线条感的机型,但是高频的饱满度与音色要比R7显得更加具备一个HIFI产品的素养,素质更好的前提下在能量感方面更懂得什么叫收放自如,尤其是低增益模式下驱动耳塞的声音符合一个旗舰级国砖的水准、而且是能够明显把能量感给控制住的。

 

 

R9的声底,其实非常适配他们自家类似FT5这样的高密度、厚声的平板头戴,因为平板单元非常能够吃得住巨大的驱动力、且不容易失控,R9偏直白的音色与优秀的大动态表现,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FT5偏暗、底子不够硬朗的问题,当然了,我还是希望飞傲在展会中展示类似K19、R9这样的旗舰级产品时能够多带一带一些经典的大厂型号,比如R9推森海HD580是我认为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它让DH580发挥出了一个现代型耳机应有的瞬态、信息量表现,同时能够把下潜、动态、纵深的表现推出一个完美胜任大编制曲目的状态来,而因为HD580本身的密度是有限的、这一点刚好也对应R9自身和高阶产品的差距,反而没有把H580推出近似数码声的感觉,因为比起推力和素质,HD580更考验前端的音色、控制力、安定感,R9能够补足HD580作为老产品在中高频硬素质层面的不足、又没有出现“过犹不及”的失控感。

 

 

不少朋友都知道,我在卧室那边组了一套PC,而且配上了飞傲全家桶,飞傲的KB3键盘、KB1小键盘、R9、PL50线性电源、SP3有源音箱,我另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在于,R9作为前级时候的表现,比之前R7、包括K9Pro,都要听起来更有“血肉感”。所谓前级出声、后级出力的说法,即便是在有源音箱系统里也能够有强烈的体现,R9和SP3本质上是一组风格不算“互补”的组合,但是实际上组起来的声音,反而是增强了SP3的中低频饱满度、并且具备更好的空间感的。那既然说到这里,还是顺带提一嘴SP3,这是一台体积非常迷你的、有低频的、高素质的有源音箱,我个人在玩无源系统以后,已经开始有些厌倦那些要么低频闷糊、要么低频残废的小型音响了,SP3在展会上惊艳到我的正是它巴掌大的体积发出来的优秀低频、并且具备专业监听音箱厂家所呈现的优秀素质,和R9的组合,能够完美胜任我平时工作完后在卧室打游戏、刷B站的需求,从“频宽”的层面来讲,它比我的无源系统落差没有之前玩G1、iLoud的时候那么强烈,我认为是目前2K内最适合小桌面的有源音箱。

 

 

我之前说过,R7是一个没有竞品的东西,R9其实也没有,你说它的音质不如同价位的传统台机吧,用户会觉得情有可原的事情,但是同价位的台机也不具备它强大的拓展性、流媒体功能、有其实可视化的、纯安卓的操作系统;但你说它音质不够强嘛,其实它在同价位的推力、硬素质完全是站得住脚的,只是飞傲目前还没有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围绕台式产品的调音审美,因此许多人还在持观望态度。而我不确定未来什么时候才有第二个厂家去跟进这样形态的产品,因为老实说行业里具备这样开发能力的厂家并不多,体量、资金实力、研发人员的技术高度与广度、包括团队的磨合度,都不是传统HIFI厂家所能想象的,所以即便今天R9做出来了多么糟糕的声音,我也不会批评飞傲做产品不用心,有些产品,光是“存在”已经耗尽了所有的力气,更别说R9的声音品质,我作为一名发烧友,已经相当认可。

 

 

 

 

作者:李凌佳琦  04-18 18:31

网址:新型桌面HIFI品类的“造物神”——飞傲R9 (weibo.com)

Views:0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