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实力派,飞傲 K17 桌面解码耳放体验
非常惊喜飞傲能够在桌面解码耳放一体机上还能玩出这么多花来。
24 年应该是目前飞傲带给消费者最多惊喜的一年(同时期待 25 年的表现),你们能够看到很多大刀阔斧去变革的飞傲产品型号,这其中不仅仅是设计理念,也有一些功能创新,还有一些品类尝试,这些「新」的东西成就了飞傲在 24 年的口碑与热度。作为一名与飞傲打交道颇深的音频玩家,现在的飞傲确实变得比以前要更会「玩儿」了,产品更有意思,体验也更有乐趣,这种情绪价值的赋予在如今没有重大技术突破的时代便显得至关重要。
如果说飞傲前几年的关键词是「桌面」,那么现在飞傲的关键词就是「复古」。
旗下的复古系列不必多说,估计有不少新玩家是因为这个系列的产品才开始了解飞傲的,复古设计的理念很明显为飞傲的产品新增了不少吸引力,开始有了破圈的迹象,飞傲的子品牌雪漫天也选择了采用复古的磁带机设计和小型压耳式头戴作为首批亮相的产品,市场的反馈也都相当不错,这再一次验证了市场对于复古风的认可。我之前就估摸着后续飞傲内部应该会把这个思路延续在各类产品上,而 K17 桌面解码耳放,应该是 K 系列里率先得到「复古化」的产品。
丨复古?其实也很现代
开头其实可以给一个结论:「飞傲 K17 桌面解码耳放在该系列里是目前个人最为推荐购入的型号,优先级甚至可以排在 K19 前面。」
这么一听似乎 K17 一个次旗舰定位的产品吊打旗舰级 K19?严格来说,我不认为 K17 和 K19 是一个次旗舰和旗舰的关系,我觉得它们更多是飞傲在桌面解码耳放上的两个选择,K17 是典型的传统派,算是飞傲之前 K9 Pro 系列的正统迭代,而 K19 是前卫的创新派,其定位比原先的 K9 系列更高,在 K 系列里算是特立独行的存在,所以 K17 和 K19 面对的消费人群是不一样的,解决的核心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但很明显 K17 更为适合绝大多数的玩家,而 K19 的玩法不局限于传统桌面音频系统布局,上手门槛会略高一点,因此目前的 K17 反而成为了飞傲 K 系列桌面解码耳放的代表产品。
虽说上面我将 K17 描述成了典型的传统派,但实际上它是一款披着「复古外衣」的全新产物。飞傲这次真的很上道,凭借着复古系列的走红,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消费者对于这类外观的需求,更何况桌面解码耳放本身就是一款需要彰显桌面风格的设备,因此你可以看到 K17 有着截然不同的机身外观设计,相比于此前的 K9 Pro 个性感提升了太多。
K17 的机身设计采用了较多的实体旋钮来凸显复古感,以往在 K9 系列上的圆点按键均变成了金属旋钮。采用旋钮操控有三个好处:一是选择反馈更加直接快速,特别是在选择不同的模式时,直接扭到对应的位置即可,而点按需要基于顺序多次点击且只能正向,错过了又得重复按一遍;二是交互手感更佳,旋钮的那种阻尼感是按键难以给予的;三当然是更好看了,旋钮尺寸大,更能体现机身的设计感,复古味儿满满。
特别值得一提是 K17 的电源旋钮,飞傲的设计团队很细节地在旋钮上加了一个指示灯,关机时为红色,开机时为白色,这个小细节非常值得点赞,其中关机时的红色指示灯可以直接显示 AC 电源已接通的状态,便于判断用户是否可以使用遥控器开机,更明确的设备状态显示对于我这种习惯用完关机的人来说属实便利,并且对比此前的 K9 系列这样状态表达也更为清晰且美观。我自己之前桌面那台 K9 Pro ESS 因为是黑色机身,加上状态标识丝印得比较浅,导致我老是需要仔细盯着来操作,换成 K17 明显舒服多了。
除了旋钮,K17 机身上还有一个重要改变,那就是屏幕。可能从图片上看你会以为 K17 这个黄色显示部分是个单色显示屏,但实际上这是一块 3.93 英寸的全彩 LCD 触控屏,黄色的界面只是 K17 的一个显示主题(目前貌似没有其他主题可以更换,后续应该会进行固件升级新增)。起初我也是以为这是一块不可触控的屏幕,操控由实体旋钮进行交互,但上手后发现这块屏幕是支持触控的,你可以直接通过这块屏幕进行点触设置,这种感觉很神奇,想象一下,仿佛就是你在一款复古设备上用到了以往从来没体验过的现代化交互,很割裂,但也真的很有趣。
屏幕的加入为 K17 复古的外观增添了一点儿现代化的体验,最为直接的就是 K17 自身是支持 Wi-Fi 连接和流媒体的,你可以使用 Roon Ready 或者 AirPlay 将流媒体资源直接通过 K17 进行输出,届时屏幕上也会直接显示相应的专辑封面,情绪价值拉满,本封面党相当满足。
在接口方面,K17 的机身背面集成了包括 USB、光纤输入&输出、同轴输入&输出、单端线路输入&输出、4.4mm 平衡端线路输入、平衡端线路输出和以太网口等多种接口规格,机身正面则是常规的 6.35mm 单端接口、4.4mm 平衡端接口和 XLR4 平衡端接口 ,还额外配了一个 USB 接口,可以外接播放器作为音源输入。由于其接口的丰富性和搭配组合的玩法与 K9 系列类似,这里便不再赘述。
如果要说不足的话,我感觉 K17 可能是因为成本原因,整机不是整块铝 CNC 出来的,只是前面的面板为铝合金材质,所以质感上是逊色于 K19 的。不过好在我日常使用也是将 K17 放在显示器支架下方,露出来的也是最漂亮的部分,问题也不大吧。
可以看得出来,K17 相比于前代的 K9 系列在交互层面就有着巨大的提升,旋钮和触控屏的加入完全革新了整机的交互逻辑,大大优化了使用便利度,说来也有意思,K17 复古的外观顶着一个相当现代的心,这么对比下来也不知道是 K17 复古还是 K9 复古了。总之,对于一款产品最好的认可就是作为主力设备使用,K17 收到后我便立刻替换掉了桌面上的 K9 Pro ESS,好看、好用、好玩,这次 K17 真的直击到了我的「心巴」上。
那么 K17 开声又如何?
丨双 AKM 架构加持,这次润得很
其实从硬件配置上来看,你能明显感知到 K17 就是此前 K9 Pro 的迭代款,在 DAC 架构上采用了 AKM 的经典组合方案 AK4191 + AK4499EX*2,USB 解码为 XMOS-XU316 芯片,蓝牙芯片是高通的 QCC5125,而放大部分这次则没有用我们熟悉的 THX AAA 788+ 架构,而是选择了 MJE243G/253G 三极管分立耳放,在官方数据上平衡输出功率最大可以到 4000mW+4000mW(32Ω,THD+N<1%),相比前代 K9 Pro ESS 提升了一倍之多。对比 K9 Pro 来讲,K17 在整体的硬件配置上是大幅度升级的,特别是对于我这样的 K9 Pro ESS 用户来说,DAC 芯片方案的更换带来的声音差异感知会更为明显,而这种风格区别在我接通 K17 的电源时就能够有所知晓了。
熟悉我的朋友应该清楚,我此前的桌面听音方案基本是以 K9 Pro ESS 为核心组建的,音箱是真力的 G3,音源现在以 PC 和 R9 流媒体数播为主,整体的声音表现干净、解析力足,一方面是 ESS DAC 在冷声方面的特性,另一方面也是真力箱子本身就没啥音染。声音素质上没啥问题,就是听久了确实希望再多一些润色感,而这种润色感在我将 K9 Pro ESS 更换为 K17 后便立刻显现了。
是的,K17 的音色是稍微偏暖的,因为我听了太久的 K9 Pro ESS,因此换成 K17 后对于声音的变化颇为敏感,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声音线条变厚了,中低频部分明显柔了不少,这种声音上的变化我是喜欢的,因为 K17 整体声音的柔和感冲散了目前这套组合里的「硬度」,降低了一点点听感上的「HiFi 味」,音色更为鲜活饱满,特别是在听人声的部分,在耐听度上提升了不少,这么对比下来我个人还是比较偏爱用 AKM 的解码来搭配真力 G3,监听味听久了确实会有点无聊。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 K17 是内置了 35W 的线性电源,照理说也很正常,毕竟内置线电是之前 K9 系列的标配操作了,但是 K19 可没有。我不清楚是不是飞傲内部对于这块的定义出现了变化,因为我依稀记得 K19 推出的时候飞傲有表示因为环保原因开始取消内置线电的操作,但很明显 K17 出来有点打脸了,这波 K19 哭得最大声。玩笑归玩笑,我理解 K17 毕竟是迭代 K9 Pro,此前该有的配置应该都不会落下,K19 则是更顶级的定位,对于用户的使用门槛更高,你也完全可以搭配独立的线性电源来进行组合,飞傲后续似乎就有更高阶的线电设备计划,估摸着也是给 K19 准备的。
和 K19 类似,这一次 K17 也依旧支持 PEQ 的调节玩法,其内置了专业的 DSP 芯片 M21586Q + 高性能 ADC ES9821Q,在所有输入模式下均实现了 31 段的专业级高精度无损 PEQ 调节功能,调节的操作与此前 K19 一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之前在 K19 文章内对于 PEQ 的功能详谈,这里就不多展开。PEQ 的加入也算是扩展了 K17 的搭配组合范围,机器内也预装了多个 EQ 预设,便于玩家直接选择,我个人其实偏好 EQ 关闭,如果真有需要其实针对搭配特意调节 PEQ 是最好的选择。
说到搭配,以我个人的日常使用习惯来说,K17 更多还是接有源音箱用,偶尔情况应付耳机自然也是不在话下。以搭配飞傲自家的 FT5 平板大耳(已升级飞傲 LL-RD 2024 纯银升级线)为例,K17 温润的声音底子给到 FT5 很好的乐感加成,本身基于 LL-RD 2024 纯银升级线的 FT5 在硬素质层面就非常出色,银线给整体的声音亮度提高了不少,解析力和线条感也优于原线水准,而在 K17 的驱动下对比此前 K9 Pro ESS 要更为收敛一点,极高频部分的毛刺感有所抚平,低频部分也能表现到位,驱动力上 K17 还是无需担心,对于 FT5 这样的平板大耳能够推出足够的能量感,听感非常干净且利落,硬素质和乐感表达都能到位,是个不错的搭配方案。
其实听下来,K17 的整体声音调校方向是有别于此前 K9 系列的,算得上是现阶段飞傲在旗舰机型上比较统一的路数,少了很多「干硬」的听感问题,更多是把「柔和」、「韵味」的音色融在了里面,听感上还蛮讨喜的。
丨K 系列的集大成者
论 K17 的综合表现在我看来可能是目前飞傲 K 系列里最高的,在机身外观、交互体验、硬件配置和声音素质四大方面均能做到可圈可点,对比此前的 K9 系列更是跨越级的进步,真的非常惊喜飞傲能够在桌面解码耳放一体机上还能玩出这么多花来。
K17 的官方售价为 5499 元,对比之前的 K9 Pro ESS 贵了 500 元,但整体的升级远不止这么点,所以论性价比还是有的,毕竟这还是飞傲的产品,敢定这个价位则一定有他们的底气。如果最后要用一句话来形容飞傲 K17,那么我会说:
「K 系列的集大成者,真正的复古实力派。」
作者:小淼-海 02-07 11:44
网址: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13138021564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