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洋笔记】飞傲FX17:可能是最好推的旗舰圈静铁耳机

品牌:FIIO 飞傲

型号:FX17

类型:有线入耳式耳机

定价:9999元

技术特征:1圈4铁8静电,单边13单元

外观特征:钛金属镜面外观,体积适中

其他特征:“好推”的多单元圈静铁

声音概述:饱满开阔,大气温润的听感向旗舰耳塞,以柔和细腻的方式呈现的高素质

适合人群:追求高性价比旗舰圈静铁入耳耳机,喜欢均衡温润且高素质听感的烧友,FX17适合作为主力塞使用。

 

 

自从开始做耳机以来,飞傲就不断用产品刷新着我的认知,从初期的FH5,到中期的FH9、FA9,再到趋于成熟的FH19、FA19、FX15这一代,在声音造诣上的进步之快令人惊讶,我认为已经足以给烧友作为高端主力耳塞使用;而外观、佩戴以及其他方面也正迎头赶上,从FD7(个人心目中的飞傲耳塞颜值第一)的惊艳到FH19的稳重,再到今天要聊的这条FX17(个人心目中的飞傲耳塞颜值第二),飞傲的耳机正从一个“不务正业”的副产物到如今已经形成庞大体系的产品矩阵。而FX17,就是飞傲在多单元圈静铁这一形态上交出的最新“作业”,可以说在单元配置和实际声音表现上,都是很让我意外的一条塞子。

 

 

 

作为飞傲做耳机以来目前售价最贵的耳机,FX17必须在各方面做到品牌“顶配”。目前来看确实做到了:一圈(锂镁合金振膜)四铁(楼氏)八静电(声扬)单边共13单元的配置、钛金属腔体、经典的飞傲金银铜三元旗舰耳机线、电子物理五分频、标配4.4+3.5+TYPE-C三种可换插头等等,各方面配置都是目前飞傲小耳塞里的极致。而在包装方面,看起来似乎和FH19、FA19没多大区别,但打开后会发现采用了抽屉式的设计,让开箱很有仪式感。掀起盒盖,上面是飞傲创始人钟工James写给用户的关于FX17的寄语;盒子上层是亮闪闪的FX17左右单元和唯一编号纪念铭牌,右边的圆形小盖子里则是FX17的标配线材(飞傲终于把单元和线分开放了,泪目)。下层的抽屉里分别放着FX17标配的22对耳机套(对,你没看错,22!)以及3.5和4.4可换插头,比较意外的是这次还有一枚TYPE-C的插头,这样就可以直接插手机听了(听感还很不错)……除此以外,清洁刷和磁吸扣也是飞傲的常规操作了。配件还有一个亮点就是FD7那个牛仔风格的皮收纳盒“限时返场”,而且还是全新配色的版本,大赞。

 

 

 

 

FX17的腔体非常闪亮,纯钛腔体+抛光镜面虽然是摄影者的噩梦,但有一说一实物质感非常不错,只是这个镜面的工艺特性导致以后必然是指纹/划痕收集器;由于是手工抛光,表面的质感很特殊,平滑之余有些许颗粒感,视觉观感相当不错。面板下方有一条漂亮的弧线(飞傲的弧线,简称“飞弧”),如果没有这条弧线的装饰那FX17的单元设计确实有点单调,毕竟胖胖的腔体有些“呆萌”。虽然FX17正式亮相后还是有烧友说不好看,但我觉得和之前展会工程机的另外两个版本(类FH19金属面板、原木面板)相比,量产版的设计显然更加成熟和稳重。佩戴方面贴合度不错,入耳深度中等,不会因为太深造成耳道不适;而由于飞傲提供了多达22对材质和造型不同的耳套,用户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类型。

 

 

 

在我看来,FX17这条塞子最大的亮点,就是有着旗舰级的配置和身价,却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在易驱动性和风格匹配度方面几乎和几百元的耳塞一样,好推且易出好声——在我的记忆中还没有哪个多单元圈静铁旗舰是这样的表现。按照飞傲自己的说法,这是因为使用了8颗静电单元,一方面提高静电单元的声压级,提升静电高频、超高频声音密度,避免因“掩蔽效应”掩盖静电单元的声音;另一方面也能降低驱动要求,让静电的可感知度提高到与动圈、动铁单元相近的水平。因此,在搭配方面,FX17可能是最好推的多单元圈静铁(严谨点,之一),即使用售价299元的入门级播放器雪漫天ECHO MINI都能推得饱满有力,和高端播放器的差距仅在于三频素质呈现和声音细节、密度表现方面——这是一件堪称“恐怖”的事情,也正因此,FX17的上下限都有着很高的水准。

 

 

 

 

本文主要基于乐图钛菊和AK SP3000T来作为声音评价参考前端,FX17使用原线;因为FX17自身的易驱动性,并不需要使用桌面设备或耳放来作为参考。不夸张地说,戴上FX17的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十多年前,用iPod推动铁耳机的那个年代,获取好声音的代价不必非得是大推力的旗舰前端。从这点来讲,FX17一下子从声音素质以外的层面给了我很大的感动,但我写这篇文字还是会尽可能客观一些。

 

 

 

我最早被静电单元“毒”到还是2023年时听到的4静电耳塞skyline,当时深为静电带来的听感上的“奶油味”(现在流行的说法是“空气感”)着迷。在我个人看来,多单元旗舰圈静铁声音的亮点大多会聚焦在“静电味”上,FX17的8枚声扬静电单元组成的“静电矩阵”无疑进一步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这绵密细腻的高频空气感和乐器音色的密度与质感,当为这款耳机声音的最大魅力所在。飞傲这次把静电单元的分频点设在了6kHz位置,比一般同类型产品的分频起点要低一些,从听感来看,这样做的作用就是大幅提升了静电的存在感,那股“空气感”也更容易让听者察觉。除此以外,FX17本身在高频频段的素质也堪称优秀,出色的解析和亮度,尤其在高品质前端上会更加干净和突出,从6k起覆盖至极高频的高顺滑度和清亮的声音呈现,是很容易毒到人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FX17的高频是有明显的“黄昏感”染色的,并非追求极致还原的类型,例如小提琴独奏或协奏曲目常见的高音甜味较为明显,客观上对于喜爱浓郁音色的烧友有一定的加成。

 

 

中频方面起初是我较为担心的部分,毕竟静电负责的高频和极高频部分过于抢眼;但实际听下来令人满意。楼氏动铁对于中频的密度描绘十分出色,厚度适中而不会过于肥厚让整体HuFi化。结像大小中等,对我来说属于较为合适的范围,不论男声女声还是中频乐器的音色呈现都是一个比较圆润和柔和的状态,颗粒感和细节表现优秀,在具备高素质的同时将听感维持在了一个较为干净和舒适的状态,虽然不如高频表现抢眼,但亦无法忽视,毕竟中频仍然是耳机声音中最重要的部分。

 

 

 

低频是底子宽松、量感充足而不过量的类型,下潜表现质感比较出色——事实上飞傲耳塞的这个S.TURBO“涡轮增压”专利效果,我一直认为长处在于质感和下潜而非量感。这次在FX17身上,低频虽非亮点,但作为三频当中最靠下的部分,很好地保持住了均衡的声音结构和厚实的声音基底。适中的量感也保证了不掩盖其他频段的表现,干净通透有层次,不浑浊,这也是为什么FX17虽然整体有暖厚倾向但又不HuFi的原因之一。

 

 

声场方面没有刻意突出和做大,总体纵横比例健康,是一个科学和相对真实的椭圆形,分离度和层次感符合万元塞应有的水准,动态和瞬态表现也很优秀。如果一定要说缺点的话,FX17的低频和动态表现在大编制交响曲目的气势(亦即“爆棚感”)呈现上稍有欠缺,其他方面综合风格与素质表现来看我觉得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作为大品牌的13单元圈静铁旗舰耳机,飞傲将FX17的售价最终定在了不足万元的档位,依旧在烧友心中保持住了飞傲品牌高性价比的印象。FX17的声音所想要表达的显然不是素质层面的“越级”,而是在静电单元的用法和听感呈现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最终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旗舰圈静铁风格之路,我个人认为就泛流行为主、兼顾杂食的音乐聆听需求而言,飞傲FX17是该价位最合适的高端耳塞产品之一。

而且,它很好推。

 

 

 

 

 

 

作者:巡洋笔记 2025年03月25日20:46

网址:【巡洋笔记】飞傲FX17:可能是最好推的旗舰圈静铁耳机

Views:0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