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傲 KA17 旗舰小尾巴,让你手机也变台式机

「浓缩」的迷你「台式」耳放。

​​这两年各路厂商都推出了一些不错的小尾巴产品,也丰富了普通用户想提升手机听音体验的产品市场。对于我个人来说,小尾巴产品存在的价值更多是在于把「好好听歌」这件事简单化、随性化,往手机数据接口那么一插,耳机一接,你那些熟悉的收藏歌单便会以更精致的形式出现在你耳边,对比便携播放器,如果你不是一个音频数码玩家,且无法体会捣鼓设备的乐趣,那么在产品体验上它们来给你的愉悦感可能还真比不上一款小尾巴设备,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推崇普通用户在选择千元以下价位段的音频产品,首选小尾巴便携解码耳放。

 

有时候,我自己也偏爱使用小尾巴产品,原因也无非上述的「随性感」,毕竟个人习惯的关系,手机设备日常使用的频率必然远大于便携播放器,歌单的更新也更加及时,在公司我也可以利用磁性无线充,使用 iPhone 进行长时间的音乐聆听,整体的使用流程更纯粹一些,出门携带也更方便,甚至有些尺寸小的小尾巴型号都可以同时放在耳机收纳盒里一同携带,说到底还是人性的「懒」。当然,我也不是说便携播放器不如小尾巴产品,我现在感觉它们的关系有点类似游戏主机和游戏掌机的感觉,前者给你更高质量的游戏体验,但过程负担太重,后者给你更随性的娱乐方式,只是体验不够极致,但成年人嘛,当然选择我都要了。

 

因此,我日常会选择一款旗舰级的便携播放器搭配一款旗舰级的小尾巴作为主力,甚好甚好。

 

去年的 4 月份,我有分享过关于飞傲 KA5 便携小尾巴的体验内容,作为官价 799 元的产品,其在足够小巧的体积下给到了足够好听的声音:「中频频段有着不错的能量感,人声有着一些合适的音染,听流行很对味,整体的声音线条也有着一定的厚度,声音干净,有着不错的细节量。」对于普通用户来讲,KA5 完全可以满足他们对于提升手机音质的期望,但对于玩家们来讲,其实还可以更进一步。因此,这次分享的飞傲 KA17,新的旗舰级小尾巴产品便是更进一步的「随性之选」。

 

                  

 

对于小尾巴产品来讲,如何在有限尺寸下做到更有意思的听音体验是很难的,现在大部分的小尾巴产品基本都会基于声音方案上做一些差异化,根据价位段的不同,产品给到的声音素质也各有千秋,但毕竟这类产品受限的因素有很多,真的能把声音做到断崖级别的飞跃,我个人认为是不太可能的。顺着这个思路,我们来看看飞傲的解决方案。

 

KA17 作为新一代飞傲小尾巴系列的旗舰型号,很核心的一个功能就是在机身的侧边加入了独立供电接口,那有何用?它的加入让 KA17 也同样具备开启「台机模式」的资格,其机身的另一侧就是 D.Mode (台机模式)的开关,当独立供电接口接入电源再开启台机模式后,KA17 整体的性能状态将直接拉满,平衡端输出功率最高能达到 650mW+650mW(32Ω/THD+N<1%) 水平,这个驱动力已经相当惊人了,甚至已经超过了飞傲自家 M23 便携播放器在高增益下的平衡端输出功率,驱动大部分耳塞产品自然是不在话下。

 

                 

 

飞傲对于「台机模式」的执着已经体现在了旗下各个系列的旗舰产品中,但唯独 KA17 这样的小尺寸设备也可以具备高驱动能力,算得上是让我蛮惊喜的点,飞傲在 KA17 的包装上也着重强调了一下,抽开其包装内衬,「这其实是一台迷你“台式”耳放」的字样便在提醒你它的内含的能量感。

 

                 

 

从机身尺寸上来看,KA17 对比 KA5 大了整整一圈,官方数据 64.0mm x 27.7mm x 12.7mm,重量约 33.5g,但即便体积有所增加,但终归品类定位是小尾巴,拿在手上也算是一个迷你的个头,出门便携也都方便。除去体积,这次 KA17 变化最大的应该是整体设计语言的更新,从 KA5 那种偏硬核感的 ID 风格,到现在有点酷酷的科技范儿,机身正面直接一个大大的「X」作为点缀,异形的玻璃盖板也非常具有个性,这使得屏幕和机身的融合一体感很好,没有普通那些小尾巴产品的「显示廉价感」,这就是 KA17 在旗舰定位上与 KA5 拉开的差距,并且 KA17 的这个蓝色版本真的好看,闷骚闷骚的,推荐首先选择!

 

                  

 

功能接口上 KA17 除了多一个独立供电接口和一个 D.Mode 开关外,和 KA5 也没什么区别,输出接口依旧是 3.5mm 单端 + 4.4mm 平衡端,操作上都大同小异,只要是使用过类似的产品上手难度应该都不会很高,这里就不再赘述。

 

                 

 

                  

 

KA17 在硬件配置上选用了双 ES9069Q 的 DAC 结构设计,这枚 DAC 也是 ESS 新推出的双通道旗舰 DAC 芯片,用了 ESS 家的第四代 Hyperstream 架构,可以保障更低的功耗和数字噪声。主控上则选用了 XMOS 16 核心 XU316 主控,基于该主控平台飞傲也开发了对应的 PEQ 功能,支持 10 段可自定义频点的高精度调节,大幅提升了产品的可玩性。至于耳放架构上,KA17 搭载了全新的 THX AAA 78+ 全平衡耳放架构,之前的 THX AAA 78 耳放架构也常见于飞傲此前的中端便携播放器机型上,在便携小尾巴上直接用还是首次。

 

我们再回到上面的问题:「如何在小尾巴有限尺寸下做到更有意思的听音体验?」飞傲在 KA17 上给出的答案是:「更酷的外观、更强的性能和更多的选择。」显然,KA17 的产品定义做了很多区隔于飞傲以往小尾巴型号的设定,它变得更加具备「旗舰感」,也是对于玩家们来说更适合「把玩」的迷你设备,近期又看到了飞傲的新品 KA15 的官方介绍,显示屏加上磁带复古风也是飞傲思考小尾巴如何变得更加有趣、好玩的另一种诠释方式,终归小尾巴这个赛道,如何把产品硬素质拉满不是最重要的,如何让产品变得更有意思才是首先需要思考的。

 

                  

 

上面说了这么多,下面聊聊 KA17 的声音部分。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KA17 的声音素质在同价位的小尾巴产品里绝对是 TOP 的存在,丰富的声音细节量、足够的驱动力和优质的动态表现都是 KA17 立足之本,外接电源下开启台机模式后整体的声音密度还会再提升一个挡位,如果你的耳塞灵敏度足够就不建议再开了,容易把听感变得很冲,还是搭配一些需要足够驱动力的耳塞或者大耳的时候玩玩好了。KA17 的声音风格是偏中性的,没什么太多的音染,和我之前用过的 KA5 在调音上完全不一样,旗舰定位的产品还是会更强调自身声音表现的均衡感。

 

                  

 

对了,我的 KA17 并没有搭配原装的配线,而是用了飞傲自家的升级线 LT-TC5,我建议也一并买了,也不贵,10cm 的短线官方价格也就 59 元,线缆质感和声音提升比原线还是好不少,这条线还有 150cm 和 80cm 的长线版本,如果你有计划把 KA17 搭配 PC 来作为「小型桌面设备」的话也可以考虑,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如果 KA17 搭配 PC 供电足够的话,不需要插入额外的独立供电接口也依旧可以开启台机模式,这点还是蛮方便的。

 

                 

 

我目前手上另一款比较满意的小尾巴产品就是七彩虹的 CDA-M2,当初选择购入它的原因完全是应该看中了紫色款,属实迷人。M2 的声音更偏中上盘,一贯的七彩虹对于声音细腻感和高频质感的刻画,这里也简单对比一下这两款小尾巴,刚好官方售价都在 999 元。

 

如果要说硬素质的话,KA17 是要明确优于 M2 的,原因其一在于 M2 的最大输出功率远低于 KA17,这也直接使得 KA17 在搭配耳塞上的范围更广,带来的解析力、声音密度和动态表现更佳,在搭配飞傲自家的 FH19 时,与 KA17 组合下的声音层次感更强,听感会更显鲜活。不过 M2 的优势并不在此,对比之下 M2 在声音表现是更为明亮、通透的,声音更具有线条感,对于日系女声的表达会比 KA17 更好听,如果是想安静听些情歌我可能会选择 M2,KA17 则会更适合多种场景,更显杂食。

 

                  

 

                  

 

就我个人来说,KA17 我是满意的,它真正以一款小尾巴的姿态做到了播放器设备的可玩性,这种「浓缩」相当难得!与此同时,它也使得你的手机可以变成一款随身的「台式设备」,提升搭配耳机的适配度,声音上也能够得到大幅度的升级。显然,飞傲在小尾巴产品上的思考是深入的,我已经开始期待 KA15 的表现了。​​​​

 

 

 

 

 

作者:小淼-海  09-14 12:15 

网址: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78479388672088

 

 

 

Views:0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