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傲怀旧时光CD机DM13+木碗FT1 入门价格超值享受万字评测
前言:
从目前国内发烧大厂飞傲频繁发布的多款Hifi新品可以看出,飞傲正在逐步打造一个趋于完整且一体的发烧生态系统,既有较为统一的设计元素,又有独特的音频架构,而这次国砖吧耳边事同时巡回的2024年度最新的堪称“黄金搭档”且价格也“门当户对”的两款设备就可以明显感知到其研发的思路与用心:飞傲便携CD机DM13和飞傲木碗封闭式头戴大耳FT1。而这对看似本该属于台式发烧设备的器材是否同时也兼具了移动随身利器的功能和体验,那就让我来给大家详细评测揭晓答案。
测试设备:
1. 飞傲便携立体声CD播放器DM13(参考价格:989元,DAC芯片:CS43198x2,耳放芯片:SGM8262x2,屏幕:1.5英寸LCD显示屏,耳机输出接口:单端3.5mm+平衡4.4mm,线路输出接口:3.5mm LO/COAX/OPT三合一输出+4.4mm平衡LO输出,输出功率:660mW 32Ω,蓝牙输出支持格式:aptX HD/aptX Low Latency/aptX/SBC,支持CD-R各式:FLAC/WAV/AAC/MP3,电池容量:3750mAh,续航:>10小时,尺寸:约144x137x27mm,重量:约450g)
2. 飞傲FT1头戴封闭式耳机(参考价格:999元,驱动单元:60mm动圈单元PU+纳米纤维木振膜,声腔类型:封闭式,阻抗:32Ω,频响:10-40kHz,灵敏度:98dB,线基材料:392芯无氧铜镀银,插头接口:双3.5mm (TRS)转3.5单端+双3.5mm (TRS)转4.4平衡,耳机净重:约340g)
3. 索尼Z7M2
4. 奥莱尔AR5000
5. 达音科DK3001BD
6. 原道NX8
7. 山灵TINO
8. OpenAudio女巫pro
9. 索尼Sony Discman D-22
10. Burson Audio Playmate 2台式解码耳放一体机
11. ifi gryphon灰菠萝便携解码耳放一体机
12. ifi micro iDSD便携解码耳放一体机
13. Klipsch T5蓝牙真无线耳机
DM13外观设计与功能体验:
1. 说实话,在体验飞傲DM13便携CD机之前,我也曾经评测过多款别家品牌的休闲娱乐类或专业发烧类移动CD机子,单从设计和功能的角度来看,DM13是目前为止个人认为在如此小巧体积下功能最多、端口最全的便携CD机。如果要拿我手头自留收藏的八九十年代索尼机皇D-555来比较的话,几乎同样三维尺寸的前提下,尽管个性化工业设计方面老一代的爱华索尼占据绝对优势,但DM13所具备的全覆盖使用场景已经远远赶超古董级国外任何一家知名品牌随身听Discman阵营,不论从其具备的660mW强劲输出功率、3.5+4.4双模拟输出、光纤同轴双数字输出台机模式、aptX HD高清蓝牙发射、USB抓轨转录等多功能应用,还是其内置的两颗Cirrus Logic旗舰DAC芯片CS43198、两颗低噪声HiFi运放SGM8262组建的双DAC+双运放强强联手专业音频架构,都已经使其成为了同类产品的佼佼者之一,也使得Discman爱好者烧友谈论起最新款CD便携机的时候立马能想到飞傲DM13,当然也不排除像我这样已经收藏有老款Discman随身听的烧友还会毫不犹豫地将DM13收入囊中,尤其是它的透明款对我来说更加毫无抵抗力可言。
2. 全铝合金金属机身拿在手中挺有手感,这种具有一定分量感的设备至少更增添了用料的扎实与专业,值得称赞的是整体金属材质工艺的品控能够做到如此严密和细致,我们可以意外地发现机身四周找不到任何一颗固定螺丝,单从侧面开仓拨纽打开顶部仓门与合拢的那一瞬间几乎毫无松垮和轻飘的做工就能体会得到。方正机身正面硕大的抛光FIIO英文logo和飞傲最近发布的几款轻便解码耳放K11还是具备了近乎相同的设计元素,可以说用它们来组建桌面PC HiFi系统也是挺能带给烧友们系统化和家族化的搭配乐趣,当然在我看来如果这个FIIO的英文logo能够设计成飞傲目前主流的RGB灯效那就更具科技美感。
3. 我们无不可以从研发工程师在按键功能布局方面感受到其设计过程给予用户的周到体验,比如:打开机仓顶盖塞入碟片后,如果忘了关闭仓门是无法正常播放碟片的,屏幕会显示OPEN字样以便提醒使用者及时关闭仓门,这样的保护措施必不可少。另外,机子本身带有播放记忆功能,即使在开关机和取出碟片的状态下,当再次塞入同一张CD的时候机子会自行从上次停止的时段继续播放。当然有一点我还是有些纳闷:为何不在按键处设置一个停止键以便随时进行播放和停止的来回切换。
4.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吸引我购入这款CD机的卖点真心很多,其一就是让DM13充当前端转盘通过4.4平衡模拟输出接驳外置解码耳放这一功能就让我爱不释手。尤其是当烧友像我这样要搭配头戴大耳的听音场景时这个4.4口就相当有用武之地,经过实测,飞傲CD机DM13切换至PRE OUT(前级输出模式)通过4.4转4.4平衡转接线与ifi gryphon灰菠萝便携解码耳放组合,并搭配飞傲自家木碗大耳FT1绝对能够把这款潜力无比且声价比超高的头戴耳机伺候得更为像模像样(在这种模式下CD机自身音量控制和外置解码耳放音量控制都能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在低频的控制力变得更好、质感更为紧实,而非FT1直插CD机那般有时候低频显得有些肥厚和一丝拖沓;同时声场也会变得形体感更为立体,聆听流行人声很有情感音乐性。
5. 除了支持模拟LO输出以外,DM13同时还支持SPDIF光纤或者同轴数字输出,资深烧友应该知晓此种传输方式理论上来说保真度最高,可能是光纤同轴线普及率较低的缘故使其成为现代烧友容易忽略的一种高保真输出模式,而这次体积如此小巧的飞傲便携CD机DM13却做到了。经过实测,通过光纤线接驳ifi micro iDSD便携解码耳放一体机搭配飞傲头戴大耳FT1,这样的组合效果让人出乎意料之外,可以这样描述,能够把一款偏向大众流行的杂食型头戴耳机升级为一副兼顾古典器乐和监听范十足的全能耳机,气势更为宏伟且结像更为精准,纵深感与厅堂感更加延展,非常适合古典弦乐大场面、大动态的演绎,备注:此种模式下CD机音量控制无效,整机音量完全受控外置解码耳放。
6. DM13另外一个有别于早期Discman随身听的特色功能就是蓝牙输出,这样所带来的好处就是让音乐爱好者随时随地能享受无线音乐聆听,通过电源多功能按键连续单击切换到BLUE OUT(蓝牙输出模式),凭借aptX HD高清蓝牙传输协议连接蓝牙有源音箱和蓝牙真无线耳机可以实现真正的桌面无线PC HiFi听音场景,如此的搭配对于桌面简洁强迫症烧友来说既能摆脱有线连接的杂乱无章,又能享受到高比特率无损音乐无线传输所带来的无拘无束。经过实测,本人用飞傲DM13搭配Klipsch T5蓝牙真无线耳机,短按电源键切换至BLUE OUT蓝牙输出模式后长按可以进行蓝牙配对,屏幕显示PAIRING,连接配对成功后CD机音量调节失效,音量调节完全受控于蓝牙耳机,蓝牙连接顺畅无卡顿,播放《The Magic of David Foster & Friends》正版CD,无损无线传输音质表现自然均衡、高频顺畅、低频紧实、音场宽松,即使作为多年Discman随身听老烧友的我来说,第一次用蓝牙耳机聆听CD碟机切身真正实现无线畅听的激动之情尽不言而喻。
7. 稍作留意的烧友不难发现,最近国内各大发烧厂商纷纷掀起一股器材复古潮,款式多样功能丰富的CD机层出不穷,而具备一大特色抓轨功能的DM13让众多烧友在选择心仪产品的时候多了一项购入的理由,也钦佩飞傲能够从烧友以及爱乐人的双重角度出发而订制出如此充满人性化的操作体验,说到抓轨,我应该是相当具有发言权的老乐迷,这完全可以让我追溯到一二十年前借助台式电脑加装内置光驱和nero烧录软件转制复刻出连我自个儿都记不得数千张的黑胶CD光盘,那种占为己有且收藏成癖的快感至今仍旧无法忘怀,可想而知DM13这个极具实用性和诱惑力的抓轨功能无疑成为我本次体验的压轴大戏,实际上通过反复研究,DM13的抓轨功能是包含两种方法:1.通过插入FAT32格式的type-C口外置U盘到CD机的POWER IN端口作为抓轨目标设备,然后再将带有5V不支持快充的适配器插入USB REC的type-C端口,短按DM13电源按钮切换到USB OUT输出模式,放入原版CD碟片识别后长按播放键屏幕显示RECORD进行U盘抓轨;2.第二种方法就是让DM13识别为一台外置声卡后实现同步录音到笔记本。现我就第二种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就拿手头的这张昂贵的目前近乎绝版的《German Physiks-Demostration CD for Audiophile Lovers》原版碟来测试,出于避免频繁播放磨损光盘和数字音源更为便捷的双重角度而考虑,那我们可以采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录音机或者像Exact Audio Copy这样第三方软件的录音功能来配合DM13来实现,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在用标配usb线插入笔记本并开启DM13的USB OUT功能后,电脑是不会像识别其它外置光驱那样会显示光驱图标的,而此时的DM13只是作为一台USB声卡外置设备被电脑设备管理器认读的,就上述这点本人在体验测试抓轨功能的时候把玩研究了好一会儿才获知!本人经过实测,先用系统自带的录音机默认设置为最佳音质wav格式,录制的音频文件有时会有峰值爆音(实际操作可以通过具体设置来消除),而采用EAC的录音功能默认设置为wav各式录制的文件音色正常,这里要补充两点:1.在录音的过程中,DM13机子的音量调节无效;2.在录音的同时笔记本是无法听到光盘播放源文件声音的。当然说到这里普通烧友一般场景下也不会费时费力地去用第二种方法同步录音一张长达60分钟的完整CD吧!
8. 作为一台便携CD机来说内置电池的续航也是大家关心的焦点之一,在这里我可以拍拍胸膛说这款飞傲CD机长达近10小时的高压锂电池供电完全可以满足外出移动随享音乐的需求,说到续航,无论在开启或关闭D.MODE(台机模式),连接type-C口充电线均会给内置电池充电,这里要顺带提个建议:能够在机身显示屏或者设置LED标识充电和电量指示那就更为直观和便捷。那玩过Discman随身听的老烧应该都深知优秀音质和稳定读碟是很难两全其美的矛盾体,就拿我自己收藏的两款索尼古董级的CD机D-22和D-555来说吧,独特的音色和个性的音效毋庸置疑,而其稍微一有震动或轻碰就会频繁跳碟的问题乃是我缠绕心头的老一代CD机的痛点和通病,而如今飞傲DM13所具备的强大ESP电子防震功能让我们真正实现兼顾音质和读碟,经过实测,即使我一直处于ESP关闭状态,在CD播放状态下剧烈摇晃机身都不会发生任何跳碟卡盘现象(备注:在开启或关闭ESP的瞬间会有短暂的卡顿,这属于读取音频载入缓存的正常现象),假如开启ESP功能我完全相信它可以成为目前首部可以陪着你跑步健身的Discman随身听,正如飞傲官宣所说的那样DM13成为了一部名副其实的行走CD机。
FT1外观设计与佩戴体验:
1. 各位烧友是否发现一件有趣的事,今年中低端耳机好像是各大HiFi厂商的救世主,价格过高的耳机现在感觉并没有如其高昂的身价而提供超值的声音,而这副飞傲FT1就是要抢占声价比市场得佼佼者之一,尽管千元不到的价格在头戴全封闭大耳阵营当中算是相当得良心,但从用料和性能来说我不会把它归属于入门级设备,内置比普通40-50mm要更大的60mm大尺寸动圈,除此之外,采用北美黑胡桃木或者榉木的具有天然不规则原木纹理的货真价实的实木不仅观感高贵,而且具备只有木材独有的特殊声学特征,幸运的是这副椭圆形打样的木碗直径观感并非如此夸张的木讷或笨拙,内部不是很深的杯罩也很适合外出携带和收纳,这对于千元不到的头戴来说在市面上算是相当厚道的工艺。皮革用料随处可见:耳罩外圈、头梁顶部,配合具有透气特点的织物耳罩,让听者的耳朵能够保持凉爽。由可调节金属支架结合皮质头梁简洁轻盈且牢固耐用,而且佩戴起来完全遮盖式包裹耳廓非常适合长时间聆听体验且毫无压迫感,更重要的是耳朵外延也并未因其不太深的耳罩而触碰,其舒适度不亚于开创全包裹人体工学最佳耳罩先河的索尼Z7系列,简单而实用的转轴设计可以小幅度旋转以便更好地调整耳机佩戴舒适度。
2. 实际上从配件来看FT1物超所值,飞傲确实让某些其它厂家感到羞愧,它已经周到地配备了两根电缆,其中一根是4.4平衡线,这条线在软硬度方面出奇地恰到好处,有一个做工不错的插头,编织设计的线材看起来不会轻易扭结。这边我最满意的是标配的banger手提箱,我们也时常在抱怨某些大耳根本没有配置这样的大耳收纳盒,或者说能够标配如此丰富配件的头戴耳机有时候它的价格会高出飞傲这款FT1两三倍。我猜想飞傲是想要建立一个针对你手头设备的生态系统,特别是从长远来看,在较大尺寸贴合耳廓的人体工学设计耳罩后面隐藏着类似于生物纤维的纳米木纤维复合振膜动圈单元,对于封闭式耳机来说它的尺寸算得上是相当大了,而且整个单元周围有声学网格覆盖;左右单元底部各配有单3.5插孔(当然这种插孔无法和像索尼Z7系列或者奥莱尔AR5000这种双3.5插孔保持通用),并且与标配的3.5和4.4耳机线插头紧密连接,我们从其几乎完全可以忽略的接缝看得出工艺上的严谨之处。
器材搭配与听感分享:
1.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热衷于木碗大耳的烧友无一例外是奔着木碗那种特有的蓬松质感的音色来的,而FT1正是一款在这个价格区间内经过精心调教的头戴大耳,通俗地讲,一耳朵的惊艳:非常非常的出色,尽管不是那么的完美。事实上,甚至可以这样说,有诸多价格更高的封闭式耳机的性能远不如这款耳机,因此对于有预算要求的烧友来说这款耳机就显得格外友好了。首先我们千万别被经验主义主导而误认为木碗大耳都是推力巨兽,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即使搭配飞傲自家的便携CD机DM13也能把FT1伺候得有模有样,作为一副60毫米大振膜32欧姆阻抗的头戴耳机可以说完全颠覆了我对此类木碗大耳的固有印象,当然FT1所具备的搭配不同前端所带来的巨大潜质也是有待我们深入挖掘的乐趣之一。其次,从整体听感而言,无论是三频完整度还是声场的规模感,再到声音细节处理都有种脱胎换骨的全面提升,尤其对于飞傲自家先前发布过的几款开放式头戴大耳FT3和FT5来说在某些方面还更具声价比,尤其在一开声的那一瞬间让我有种刮目相看的意外惊喜。特别是FT1那独特木制腔体所带来的极富温润质感且氛围感十足的低频,配合低音伴奏饱满的乐曲让我的耳膜随之共振而带来一丝莫名的瘙痒之瘾,它具备非常优秀和奇妙的低频响应,它是两者的结合,我头一次用“奇妙”来形容低频素质,这里我所说的“奇妙”一方面指的是FT1奇妙地消除了同类木制封闭大耳常见的空洞音干扰,另一方面它有点增益,稍微有些V形的调音,就声音特质而言,低音带有丰富大量的重击声,这对较低频段的低音区域会产生很大且积极的影响,并且有点丰满,但也保持了干净的中低音区域,我想说低音绝对是对于任何具有丰富低频伴奏的歌曲来说极为重要,因此这款耳机的低频部分可以让你明显感受到音乐中非常强烈的Bass,有时候你会觉得低音可能有些过度,量感虽然稍多但绝不喧宾夺主,实际上你也根本不用担心它的低频表现会像某些耳机那样变成一个有些多余音染的头戴低音炮。高频响应也是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方面,我有一些小小的吹毛求疵,比如临近极高频部分对我来说稍许有些尖锐,但总的来说,这款耳机在高频控制力方面表现得较为稳妥,如果你喜欢哈曼调音的话那这款大耳的高频你根本不用有所太多顾虑,高频解析不是太精确,也不是太让人听觉疲劳,我猜想没有人会怀疑这是一副在这个价位段内细节表达最详细的耳机之一,总体听感也不感觉沉闷,因为它是一款稍微呈现V字调音的大耳,当然我们也不能轻易说这副耳机的高音是完美的,对于这个价格来说这是没有参考意义的。中频而言,对于这个价格的封闭式耳机来说,听感令人兴奋,只是在声场方面FT1可以做得更好些,让乐器之间有更多的空间以获得更自然的声场,或者可以将其中频段的中间部分稍微调高一点以便获得更多的存在感,当然这也是具有V型调音的FT1所不可避免的,这也是对于封闭式大耳来说很难做到的一点,而且通常要花费较大的代价才能看到的结果,所以实话说,在这个价位上它的中频性能算是较为鲜活的类型。
2. 飞傲FT1对比奥莱尔琉璃AR5000,搭配Burson Audio Playmate 2台式解码耳放一体机,3.5单端,通过对比:在对比之前插播一则小花絮,FT1标配的3.5插头由于端口头部直径偏大,使得无法完整插入Playmate 2的略微内嵌式3.5耳机插孔,无奈之下只能采用3.5转6.35转接头或者索性用FT1附送的平衡线再搭配4.4转3.5转接插头才能正常使用,当然这只是恰好被我的设备碰到的个别现象。这套搭配整体饱满富有感情,同时对于各类曲风也足够的泛用,得益于水桶表现的素质和听感上的全面性,无论是常见的流行,还是器乐小编制都有比较满意的声音,关键是能够被大众烧友轻易接受这点难能可贵,飞傲这种越来越务实的做法和全方位打磨的调音是相对于其它竞争对手较为高明的地方。底座非常深,延伸得很好,低频很有力,中低端温暖,但不足以发出轰隆隆或臃肿的低音,所以它是一个干净、具有一定深度且延伸的底盘;中频饱满,没有突起,是一种较为全面且圆润的线性中频,有足够的人声存在感;高频算得上非常平滑,且不失较为不错的高音上部延伸,是那种大多数听者能够听到的接近20kHz的高频表现,并且具备较好的空气感;成像非常稳固,尽管没有开放式耳机那样的充满距离感,但对于封闭式木碗大耳而言舞台成像经得起考验和推敲,搭配不同的前端有时候会听起来较为亲密,有时候听感也较为宽敞,有时候与人声巧妙地结合能够很好地营造亲密感和空间感,当然也要取决于你所听的音乐,有些曲目会有很好的颗粒感。选听《Syml-Stay Close (Recorded at St. Mark’s Cathedral)》Live版,两款大耳对比下来AR5000的低频量感和质感明显不如FT1,AR5000的低音和中高频的过渡较为均衡,尤其是低音表现较为平坦和清淡,相对而言FT1对于表现这首在教堂录音的现场感和沉浸感在饱满且深度的低频气氛烘托下更有身临其境的听感,男主唱和钢琴伴奏的空间混响令人流连忘返,因此FT1在表现本曲宽大音场的沉浸感绝对占据优势。
3. 飞傲CD机DM13,搭配飞傲FT1对比索尼Z7M2,4.4平衡,通过对比:选听《POTIONS-Bestselling Voices》正版CD,播放第6首《绫户智绘Chie Ayado-Georgia On My Mind》,作为同属于封闭式的两款不同品牌的国内外大耳对阵,首先抛开悬殊的价格因素干扰,我个人认为飞傲FT1已经在某些方面赶超日本品牌的某些高端旗舰产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易推性方面来看,同等音量下FT1明显声压更大些,搭配飞傲自家CD便携播放机更能体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低频素质来说,两款大耳的氛围感都是各自的强项,FT1更为松软、底盘更厚,Z7M2更加宽泛、更加自然,在此次对比之前索尼前旗舰Z7M2是一款公认的低频氛围大耳,其低音量感之饱满程度有口皆碑,然而相对FT1,Z7M2反而显得有些收敛、有些祥和,其低音表现并非FT1如此的夸张和弥漫,有时候我们可以说FT1的哈曼调音曲线使得低音增益有些明显,当然对于千元的价格如此的低音解决方案还是比较符合大众主流听音偏好的明智之举。爵士女声理论上应该是封闭式木碗大耳尽显风范的测试宝典,经过仔细AB比对,FT1听感柔和,人声齿音并未采用凸显或者惊艳的调音,而是在保留细节还原度的前提下强调自然光泽度和口型渲染,Z7M2主唱位置相对来说靠后且距离更远些,人声结像和横向音场更宽,可能是阻抗较高较难推动的缘故高音解析不如FT1那样的明晰,因此对于这位日本爵士女歌手那豪迈感性的嗓音特色还原表现FT1还是占据一些调音方面的优势。
4. 飞傲CD机DM13对比索尼Sony Discman D-22(关闭DBB),搭配山灵TINO,3.5单端,通过对比:播放《POTIONS-Bestselling Voices》爵士女声发烧碟正版CD,飞傲DM13的优势在于解析能力,毕竟内置两颗CS43198旗舰DAC芯片,三频密度尤其是中高频段在细微音符的还原能力还是值得称赞的,搭配山灵TINO在细节的表现力和声音的线性参数上更胜一筹;尽管作为一款1989年出品的索尼中低阶普及型随身听,但是因其配备双D/A转换器和搭载三段DBB重低音素有“平民机王”之称的索尼D-22一开机就给人感觉更为生猛的听感,具体表现在更为偏中下盘的低频韵味,在未开启DBB动态低频音效的前提下低音贝司的力度就已经深沉而饱满,整体听感更具模拟感且自然宽松,典型的八九十年代随身听的那种醇香而厚重的音色,搭配山灵TINO双动圈耳机在声音的密度和力度上听感优异,更能体现出近乎浓浓的模拟黑胶唱片般的调音。
5. 飞傲CD机DM13,搭配原道NX8对比达音科DK3001BD,4.4平衡,通过对比:选听《FRIEND N FELLOW-Characters》爵士女声发烧碟,飞傲DM13强大的推力和细腻的还原素质搭配任何一款混合单元的耳塞基本都能组合出相当不错的音效,播放第一首《Fighter》和第二首《Dreamer》,经过AB对比,相对来说DK3001BD更吃推力些,从整体声音的厚度来说NX8还是相当有韵味且醇香浓郁,能够更加表现出这对爵士女中低音+吉他伴奏在话筒前完美组合下的富有节奏感的激情;就低频的深度和氛围感来说,个人认为NX8配合DM13更能凸显主唱那低沉而有磁性的嗓音,量感适度的低频泛音残留使得在表现歌手那种独有的烟嗓和吉他拨弦发出的共鸣声令人陶醉,DM13搭配NX8让原道这条不足千元的八单元耳塞一跃升级为令人意外的越级组合。
6. 飞傲CD机DM13,搭配原道NX8对比OpenAudio女巫pro,4.4平衡,通过对比:选听《POTIONS-Classical Power Test》正版CD,播放第五首《Bizet-Enter Act (From Carmen)》和第六首《Bach-Cello Suite No.1》,对于大动态古典大编制的演绎是对器材瞬态以及综合素质的考验,两款耳塞搭配飞傲CD机DM13所表现出来的大场面控制能力都较为稳健,经过仔细AB比对,尤其是第五首开篇前8秒的前奏部分能够很精准地辨别出器材的差异,两条耳塞对于各种乐器齐奏部分的定位都能够较好地映射出清晰的距离感,没有杂乱无章的混乱,当然也并非完美地诠释出器乐与器乐之间较为宽泛的层次,这点对于两条并不是主打器乐的耳塞而言未免有点过于苛刻。在表现第六首大提琴独奏曲的空气质感方面简直旗鼓相当,大提琴那特有的醇厚而迷人的松香味在空气中回荡,残音恰到好处,不黏连也不干涩,组合下来都可以称得上是那种可以反复聆听仔细品味的流行兼器乐的相对比较杂食的HiFi进阶利器,如果非要做个对比,我可以较为负责任地说:搭配飞傲CD机DM13,原道NX8是注重氛围有些中下盘的器乐偏流行,女巫pro是强调细节且有些精致的流行偏器乐。
7. 飞傲CD机DM13,光纤输出模式接驳ifi micro iDSD便携解码耳放一体机,搭配飞傲木碗大耳FT1对比奥莱尔AR5000,3.5单端,通过对比:选听价值209港币的《German Physiks-Demostration CD for Audiophile Lovers德国蜚声扬声器示范测试专集》发烧试音进口正版CD,作为一张首次与意大利发烧录音室如月天碟(Velut Luna)精心打造的示范级测试天碟,是考验器材组合综合素质的专业发烧顶级素材,播放第四首《Antonella Vitale Quartet and Friends-The Look of Love》爵士女声,这套搭配能够充分体现歌手那轻松自由的歌曲演绎技巧,伴随着低音提琴、贝司以及钢琴的无缝配合,使得FT1这款木碗大耳的浓郁爵士、醇香味道尽显无疑,换插AR5000,那种犹如刚手冲制作好的咖啡飘逸感的浓香似乎清淡素雅了许多,人声的厚度变得纤薄了稍许。换听第六首测试器材播放频率最高的曲目之一《Archicembalo Ensemble-Messiah HV56: Hallelujah亨德尔弥赛亚》,从音场感而言,擅长器乐定位和层次感的AR5000更显细节,更能够把整个录音空间每个角落的音符弱音细节还原展现,尽管FT1齐奏器乐高潮部分略有簇拥局促感,但是对于这首作品的庄严气氛烘托更显气势凌然,尤其是在雄壮的铜管乐伴奏作坚实后盾背景下的合唱部分更充满力量感,可以明显感知到合唱团人声部分在音场的后方,整体听感更加深远宽大。
总结:
如果你会理智消费考虑声价比,如果你不是那种追求完美的极致烧友,飞傲FT1可以陪伴你的音乐生涯走得很远,它有可能成为你的长期持有者,假如你把FT1看作一款罕见的新人大耳的话,那我可以断言一颗璀璨的新星已经诞生了。
国内各发烧大厂纷纷推出各自便携CD机的原因大家也已经有目共睹,不外乎都看重播放前端市场空白的填补和对烧友复古情怀的再现,就这点而言飞傲走在了国内外HiFi阵线的前沿,而DM13就是这样一部功能丰富、素质超凡且设计独特的Discer,之所以我把Discman换成为Discer的原因是它更受众、更科技、更脱俗,我们也可以期待不久的将来会见证集合网络数源于一身的DM15甚至DM17。
作者:发烧汗宝宝Kenny 12-14 20:13